弘扬蔡氏文化  发布蔡氏信息

      传递蔡氏情怀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东胜村)慈善联..  · 东莞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  · 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滩溪蔡斌公蔡氏宗祠举行圆..  · 湖南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开展新春拓印活动  · 福建省柯蔡宗亲总会祭祖、2024年年会暨表彰大..  ·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总会举行辞旧迎新晚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蔡氏宗亲会成立  · 福建南安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会..  · 广东省增城黄猄冚蔡氏宗祠暨贵台蔡公祠堂重光..  · 《爱我蔡家》歌曲首发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  
文化天地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天地 > 典故传说 > 内容 

蔡邕“焦尾琴”的传说

发布时间:2014/5/1

中国古代有“四大名琴”之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公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琴”。这蔡邕的“焦尾琴”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蔡邕是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末年,一个大学问家,是《后汉书》的作者。另外,它也是琴门圣手,在编写历史典籍方面贡献非常大,并且很懂音乐,又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其《琴赋》、《琴操》是影响深远的琴学名著。其《蔡氏五弄》、《游春》等是千古名曲。曾被隋炀帝列为考取进士的必靠题目。

有一次,蔡邕路过吴县这个地方,有一个人正在做饭,架起一口大铁锅,下面正在烧火,柴火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一阵作响,火势正旺。蔡邕在旁边经过,忽然发现一块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烧,他知道梧桐木是作琴最好的材料了,这样烧掉非常可惜,于是不顾火势正猛,连忙把这块木板抽了出来,掸灭上面的火,他一边仔细端详着这块烧焦的木头,一边连声说“可惜,太可惜了”他这种举动,把烧火的人弄懵了,蔡邕解释说:“这块木头是做琴的好材料,烧掉实在是太可惜了。”烧火的人笑了“原来如此,既然您这么喜欢,就拿去好了。”蔡邕高高兴兴的把这块木头拿回了家,精心的制作了一张古琴,他把烧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并给他取了一个极为雅致的名字“焦尾琴”。

·上一篇:蔡母渡江发大愿 ·下一篇:“蔡氏十世姑,庄氏一世妈”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联系网站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部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