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每一个农村里,都有属于他们村庄自己的祠堂。对于祠堂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
何谓:“祠堂”?通俗点讲就是“祭拜先祖、停放死人、办白喜事的地方”。
它的建造结构类似庙宇一般,且一直沿袭传承着古时代的建造风格,从未改变,也不会改边,因为这是古时代的先人所遗留下来产物,就算整个村庄都是洋房了、高楼了,它的建造风格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顶多也就是翻新、翻修下,仅此而已。
对于这么一个充满着神圣又肃穆的地方,于村庄里的每一个农民来说,对它既是敬畏着的,也是仰视着的。可以说村里的祠堂,它既是死人灵魂暂时的安放之地,也是村庄里所有人祈祷拜祖、烧香求运的神圣之地。
在我的认识里,我们村庄里的祠堂,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办白喜事的地方”。
在我们那里,通常村里的老人去世之后,在老人埋葬前,就会ta的棺材抬到祠堂的正中堂的上方,停留个大半天左右的时间。
在这段停放的时间内,去世老人家的亲属就会安排道士、吹奏乐器的人为去世的老人进行超度、亲朋好友前来吊唁等等,大概到了下午三点多就出殡了。
不过,我记得在我们那里,有一个怪现象,也可以说是风俗吧,就是:“村里去世的人,不是任何一个死去的人,都能进祠堂的,比如那些英年早逝的,即:40岁前的人;还有就是那些在外地因为各种原因去世的人,也都是不能把他们的棺木抬进祠堂的。
据农村里的老人说,“像这些人抬进去是不吉利的,说是会玷污了祠堂里的风水等等”。
对于这些怪现象,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懂,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
我所能理解的便是:像这样的规矩也许是先人们所遗留下的规定和风俗吧。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祠堂规矩和风俗又是怎样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