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福建金浦蔡氏春祭暨太傅祖世远公诞辰祭典  · 福建省建阳蔡氏清明祭祖暨纪念蔡元定诞辰890周..  · 广东粤西蔡氏秋涧公后裔举行盛大祭祀大典  · 福建南安洪邦锦亭蔡氏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探访“妮言号”茶庄,..  · 广东惠东县柯蔡宗亲联谊会举行2025年度清明祭..  · 福建南平市建阳区蔡氏宗亲会联合蔡氏九儒学术..  · 福建济阳柯蔡委员会暨安海片区分会、永春分会..  · 贵州息烽养龙司蔡氏宗亲隆重举行清明祭祖大典  · 香港福建洪邦同乡会回乡访问家乡老人会  
蔡氏文化 更多

典故传说

文化天地

蔡氏辈序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蔡氏文化 > 典故传说 > 内容 

陈胜大楚国中的“上蔡人房君蔡赐”是同一吗?

来源:蔡吉凡  发布时间:2019/11/2

  宋·裴骃《史记集解》: 汉书因义曰:“房君,官号也,姓蔡,名赐。”瓒曰:“房邑君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房,邑也。爵之於房君,蔡赐其姓名。晋灼按张耳传,言“相国房君”者,盖误耳。涉始号楚,因楚有柱国之官,故以官蔡赐。盖其时草创,亦未置相国之官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豫州无房县,本房子国,是所封也。

  以上关于陈胜“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一句,因断句和认识的原因,认定“蔡赐”即“房君”的判断以乎有误。我们来看原文:

  “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张耳,陈馀至邯郸,闻周章却,又闻诸将为陈王徇地还者多以谗毁得罪诛,乃说武信君令自王。八月,武信君自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使人报陈王。陈王大怒,欲尽族武信君等家而发兵击赵。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信君等家,此生一秦也;不知因而贺之,使急引兵西击秦。”陈王然之,从其计,徒系武信君等家宫中,封张耳子敖为成都君,使使者贺赵,令趣发兵西入关。”

  “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章邯已破伍逢,击陈柱国房君,杀子。”

  从以上第一段内容看,“上蔡人房君蔡赐”与“魏人周市”史同一句式,此人古人写书对尚无官职、爵位者的通常写法“籍贯+姓名”,再依下面两段关于“相国房君”、“上柱国房君”的写法,“上蔡人房君蔡赐”一句应段成上蔡人房君、蔡赐,史从上蔡出来参军的两个人。

  另,上蔡曾是古代蔡国的土地,也曾有一部分属于尧帝子丹朱的封地“房邑”和后代小国“房国”、“房子国”,此国公元前529年被楚灵王所灭,后被封给吴王夫概作封地,改为“吴房”,“房国”不存,“房君”的封号此后也不存,“房君”的封号此后也就不再存在,房姓人开始散布各地,上蔡一带也不少。因此蔡赐气人不可能是“房君”(封号),只能是“蔡君”,“房君”二字应是落籍当地一位房姓人的姓名,因“房君”、“蔡赐”二人同为“上蔡人”,故写在一起。同时按司马迁写史记的写法,如果一人有封号或爵位,一般不会再爵位前加“籍贯地”,而且“房君”的封号是以地名起的,与“上蔡”同,作为封号的“房君”一词已经覆盖了“上蔡人”的概念,没必要重复描述,不是史迁笔法。

  以上古人与今人出现这样的讹误,主要是因其不知“房国”、“房君”与房姓人的关系,不知道秦以前即有“房”之一姓,因此想不到“房君”有可能是名字而不是封号或爵位,才出现了这样引起后人误解的断句。

  正确的断句应是“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柱国。”这样才能与后面两处的“相国房君”、“上柱国房君”相对应。

·上一篇:蔡襄评说“题名碑” ·下一篇:张国焘晚年:无钱治病,冻死加拿..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