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服务蔡氏宗族  传递蔡氏情怀

  

                   

蔡氏新闻 · 蔡氏宗亲共聚东莞长安举行新春团拜会  · 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举行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  · 福建省蔡氏宗亲联合总会召开蔡氏立姓3070年庆..  · 广东惠州蔡氏宗亲联谊会在梅山庄园举行2025年..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祥芝蔡氏家庙分会2025年..  · 河南上蔡县招商局领导一行莅临惠州蔡氏宗亲联..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南塘柯氏家庙乙巳年..  · 福建青阳蔡氏世界宗亲总会在青阳蔡氏家庙隆重..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金鹏分会2025年年会  · 广东罗定下围蔡氏举办燃放丁财炮活动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国沉钩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云南省回族蔡姓起源

来源:蔡春萍  发布时间:2019/12/17

   云南回族蔡姓,于公元1224年随赛典赤·赡思丁率官兵进入蒙古,1240年入华到燕京(北京)。1274年赛典赤征战云南,始祖蔡印奇将军在其部下任指挥之职。后随赛典赤长子纳速拉丁征战大理,遂落籍云南县(今祥云县),后又迁大理赵州红岩班曲村(今弥渡县),世代以经书传世,耕读传家。现在红岩班曲村的祖茔遗址仍在,长达二十多辈。但由于历史变迁,历程坎坷,饱经风霜,战乱和自然灾害频繁,又有分支迁邓州(今邓川县),新兴(今玉溪市)、昭通市鲁甸县等地。

   咸丰、同治年间,清王朝多次掀起“杀回灭回”高潮,迫使大理各州县回民起义,在杜文秀的回民起义军中,也有蔡姓不少官兵参加。如在姚州起义的蔡发春及其弟蔡遇春、蔡德春亦是蔡姓支系,蔡发春与杜文秀又是儿女亲家(蔡廷栋之妻杜凤扬为杜文秀女),因杜氏大理政权1872年覆灭,遭全家遭屠戮,蔡姓家族95%以上全部遇难,幸存者离乡别境,逃散各方。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岩洞村回族蔡姓系康熙二十八年至玉溪市纳古乡清真寺任教的蔡璿(字至衡)之子孙。

   《民国昭通志》说:“前清哈元生两次平昭,所带兵丁多系回族,科举时代,常中武魁,及中伍者,亦列显官,但居乡人多,除农牧外,以走厂(办矿)贸易为事。”从鲁甸桃园、岩洞回族聚居区调查,乐马厂银矿盛时,各村有一半人从事开矿、炼矿,如桃园乡阮家院子村一些大户用骡马驮矿砂到大水井冶炼。在乐马厂矿区,至今还有回族矿工后裔在龙头山、乐马口、回子坡等回族村居住。在矿区八宝有大清真寺遗址,老君山下和老屋基有两处回族坟山。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清真大寺碑》说:“滇之乐马老厂,实为名胜之区,吾教亲友,何止亿万之广,乾隆年间有捆载荣归者,众皆欣羡。”如“客籍马”原籍陕西,雍正元年(1722年)第16世祖迁移贵州威宁,雍正八年(1729年)迁来鲁甸岩洞村,在乐马厂银矿烧炼银罐。

   住鲁甸县马漉沟、白沙坡村蔡姓,原籍湖南邵阳人,乾隆时来乐马厂办矿落籍。岩洞村蔡家,是清咸丰初年蔡文炳大阿訇,从滇西弥渡县来乐马厂大清真寺任掌教,凡知名弟子四十名。因与昭、威、鲁三属统领李本忠“情如手足”,1856年遂被延请至岩洞村大清真寺执教主讲《古兰经》,遂定居岩洞村小礼拜寺,世代以经书传世,耕读传家,并至各处执教于清真寺。后蔡文炳之兄蔡文魁从滇西来寻访,被亲友挽留,亦在此定居。无论是居住大理州巍山县文华镇、下关市城关镇、嵩明县上大路积德村、澜沧县竹塘乡、咸宁县的哈喇河乡黑石镇、昭通市城镇、白泥井、鲁甸县岩洞村、箐门村、文屏镇、大水塘村李家院子,排行分明,分支清楚。

   云南回族蔡氏,系属阿丹圣人之子孙,于公元1224年随赛典赤·赡思丁率官兵进入蒙古,1240年入华到燕京(北京)。1274年赛典赤征战云南,始祖蔡印奇将军在其部下任指挥之职。后随赛典赤长子纳速拉丁征战大理,遂落籍云南县(今祥云县),后又迁大理赵州红岩班曲村(今弥渡县),世代以经书传世,耕读传家。现在红岩班曲村的祖茔遗址仍在,长达二十多辈。但由于历史变迁,历程坎坷,饱经风霜,战乱和自然灾害频繁,又有分支迁邓州(今邓川县),新兴(今玉溪市)、昭通市鲁甸县等地。

   咸丰、同治年间,清王朝多次掀起“杀回灭回”高潮,迫使大理各州县回民起义,在杜文秀的回民起义军中,也有蔡姓不少官兵参加。如在姚州起义的蔡发春及其弟蔡遇春、蔡德春亦是蔡姓支系,蔡发春与杜文秀又是儿女亲家(蔡廷栋之妻杜凤扬为杜文秀女),因杜氏大理政权1872年覆灭,遭全家遭屠戮,蔡姓家族95%以上全部遇难,幸存者离乡别境,逃散各方。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岩洞村回族蔡姓系康熙二十八年至玉溪市纳古乡清真寺任教的蔡璿(字至衡)之子孙。

  《民国昭通志》说:“前清哈元生两次平昭,所带兵丁多系回族,科举时代,常中武魁,及中伍者,亦列显官,但居乡人多,除农牧外,以走厂(办矿)贸易为事。”从鲁甸桃园、岩洞回族聚居区调查,乐马厂银矿盛时,各村有一半人从事开矿、炼矿,如桃园乡阮家院子村一些大户用骡马驮矿砂到大水井冶炼。在乐马厂矿区,至今还有回族矿工后裔在龙头山、乐马口、回子坡等回族村居住。在矿区八宝有大清真寺遗址,老君山下和老屋基有两处回族坟山。

   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清真大寺碑》说:“滇之乐马老厂,实为名胜之区,吾教亲友,何止亿万之广,乾隆年间有捆载荣归者,众皆欣羡。”如“客籍马”原籍陕西,雍正元年(1722年)第16世祖迁移贵州威宁,雍正八年(1729年)迁来鲁甸岩洞村,在乐马厂银矿烧炼银罐。

   住鲁甸县马漉沟、白沙坡村蔡氏,原籍湖南邵阳人,乾隆时来乐马厂办矿落籍。岩洞村蔡家,是清咸丰初年蔡文炳大阿訇,从滇西弥渡县来乐马厂大清真寺任掌教,凡知名弟子四十名。因与昭、威、鲁三属统领李本忠“情如手足”,1856年遂被延请至岩洞村大清真寺执教主讲《古兰经》,遂定居岩洞村小礼拜寺,世代以经书传世,耕读传家,并至各处执教于清真寺。后蔡文炳之兄蔡文魁从滇西来寻访,被亲友挽留,亦在此定居。无论是居住大理州巍山县文华镇、下关市城关镇、嵩明县上大路积德村、澜沧县竹塘乡、咸宁县的哈喇河乡黑石镇、昭通市城镇、白泥井、鲁甸县岩洞村、箐门村、文屏镇、大水塘村李家院子,排行分明,分支清楚。

·上一篇:广西玉林蔡氏源流 ·下一篇:山东省莱州胶水蔡氏渊源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