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文化博大精深,在上蔡也留有厚重的一页。
孔子周游列国时“居蔡三岁”,曾在华陂镇的鸿隙湖畔、蔡河岸边演礼弦歌,在蔡地得高徒6人,分别是漆雕开、漆雕从、漆雕凭、漆雕侈、曹卹、秦冉,故有“孔门七十二贤上蔡居六”之说。其中漆雕开和曹卹比较有名。
漆雕开,上蔡华陂人,据传,漆雕开父亲结婚那天,迎娶他母亲的花轿刚刚回转出村,周景王到各国巡视的车队恰巧路过此处,车队紧跟在花轿后面。蔡侯得知景王要来蔡国巡视的消息,立即带车队北去迎接景王。刚走到华陂鸿隙湖,碰上迎面而来的迎亲花轿,蔡侯没法越过花轿再往北走,就与景王打过招呼后调转车头,像专程前来迎接娶亲花轿似的在前面鸣锣开道。当地人们看到这千年不遇的情景后,都说
“周王送,蔡侯迎,子孙代代有功名”,漆雕家将来必有大福大贵。第二年,漆雕开降生。成年之后拜师于孔子门下,潜心钻研学问,不愿做官,很得孔子赞扬。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从叶地返回蔡国。这一天,来到了漆雕开的家乡鸿隙湖村,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倾盆大雨铺天盖地而来,孔子一行没法再往前走,就住进了漆雕开家。这场大雨下起来连续数日没完没了,漆雕开家原来就不富裕,又加上恁多人的吃喝,家里存的粮食很快就被吃光了。漆雕开为了不让孔子饿肚子,就冒着大雨,踏着泥水,独自一人到鸿隙湖里采藕为老师充饥,因路滑水深,不幸落水遇难。三年后,他的同窗好友子路在卫国做了官,他时时不忘记师弟为师殉难之事。不久,便奏于皇上,赐封漆雕开。漆雕开也受到历代帝王的加封,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受祭祀,唐朝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加封为滕伯,宋朝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平舆候。明嘉靖九年(1530年)称:“先贤漆雕子。”
曹卹是山东曹姓始祖曹振铎第十八代孙。而曹振铎又是周文王第六子(也有人说第十三代子),封山东曹国,以国为姓,因此曹卹也是王室之后。曹卹拜师孔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宋封上蔡侯。曹卹为人仁慈,尊贵富有,但却不吝钱财,常施善举,周济百姓,深受百姓爱戴,老百姓尊称“曹伯”。曹卹晚年厌倦官场生活,便辞官为民。他见洪河岸边水草丰茂,百花斗艳,珍禽异兽出没其间,随定居于此,取名“曹寨。”
上蔡现在还有漆雕开墓、曹卹墓、孔子晒书台、蔡沟厄台白果树等跟孔子有关的遗址。蔡沟厄台,位于蔡沟乡蔡沟南岸,传为孔子周游列国时断粮7日处,台上有孔子亲植的白果树,传说唐时遭火灾,树中又生新树;明时被雷击,树外又包生新树.如今,白果树仍枝繁叶茂,状如华盖,令人叹为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