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下午,春光明媚,和风习习,我们随着老师,登上了塔斗山。
从老师分发的资料中,我了解了有关塔斗山的知识,也了解了曾在塔斗山读书的我的祖先——蔡襄的轶事。蔡襄,字君谟,公元1012年生。十五岁参加乡试,1030年,刚满十八岁的他被兴化军选拔由弟弟蔡高陪同赴京应开封府进士考试,得第一名。第二年,他从江阴赴京参加礼部举行的考试及随后的殿试,登进士甲科第十名。他曾两次担任福州知府,两次担任泉州知府,还担任过开封和杭州知府,官至端明殿学士。1067年8月16日病逝。南宋时被追谥“忠惠”。蔡襄博学多才,是著名的书法家,为官廉政爱民,功绩卓越,备受后人推崇。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多次跟我讲过蔡襄建造洛阳桥的故事,我为有这样的祖先而自豪!
一路上,我们跟随老师,穿越时间隧道,去寻找当年蔡襄生活过的足迹。在接近山顶的路旁,矗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蔡襄当年在这里读书时所作的《咏松诗》。我喜出望外,跟着老师,一起高声朗诵:“谁种青松在塔西,塔高松矮不相齐。世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自低”。我的爷爷是枫亭文化研究会的副会长,对蔡襄很崇拜。他经常念这首诗给我听,可是我不长记性,对诗中的意义似懂非懂。现在,听了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蔡襄以青松自喻,树虽小,但志存高远,相信自己最终会超越塔的高度。他胸怀大志,以塔斗山做为人生的垫脚石,一步一个脚印,从故乡枫亭走向京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进后代子孙的心中!
爷爷说,今年是蔡襄的千年庆,时光的长剑无法切断我们对于先祖的感念,岁月的浮云也无法遮蔽先祖对我们的凝视。作为名人的子孙后代,我们一定要向先贤学习,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读《咏松诗》,继承光大蔡襄一生为民这笔珍贵的精神遗产,我们责无旁贷。当天晚上,我一边回味着先贤的事迹,一边默念着“世人莫道青松小,他日松高塔自低”的诗句,渐渐进入了梦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