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传播蔡氏信息

      宣传蔡氏品牌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世界蔡氏宗亲总会、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与石狮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 福州市漳浦系蔡氏宗亲联谊总会赴宁德古田等地..  · 安徽省大别山蔡氏宗族第四届祭祖暨九修宗谱修..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组织参加后柯海印堂保生慈济..  · 福建石狮玉浦蔡氏中房举行新祖宇落成庆典  · 福建省济阳柯蔡委员会参加纪念泰伯公3308周年..  · 世界柯蔡宗亲总会参加福建安溪魁头坵城庙重建..  · 福建彭田蔡氏二房份西轩叔德祖厅重建暨落成典..  · 福建石狮永宁前埔村蔡氏宗祠重建落成暨祔祧晋..  
历史渊源 更多

蔡氏渊源

考析论坛

蔡氏辈序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王奇蓉

编 审:蔡弘光

主 编:蔡海峰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渊源 > 蔡氏渊源 > 内容 

江西上犹营前蔡氏

来源:陈淑媛  发布时间:2014/4/18
   蔡氏原居福建莆田,是北宋书法家蔡襄之苗裔。南宋时,有衡道公为宦江西,遂从福建迁居南昌,至南宋末年衡道公子节烈公授招讨使,从文天祥起兵勤王,宋季离乱,遂又由吉水的歧下坊市迁来营前,始祖(1250年)为蔡起渭,世居村头里。到宋时世代为官,为显族,故迁居营前后,也很快成为地方名绅。

蔡氏至明代人阜物丰。明洪武年间,六世主太公富于赀,“捐米一千二百石赈济江南,奉赦旌表”。⑩这充分说明,营前虽地处偏僻,有地方望族做引导,投身于全国公共事业,因而成为时代和社会的主流。蔡氏这种胸怀,当然离不开当时官府的倡导,更离不开他们祖先的忧患意识——中华文化传统(如“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正德年间,在太傅营的前面筑城营前城,家族势力达到鼎盛时期。⑾在建蔡家城之前,蔡氏已有宗祠。《营前蔡氏城记》说:“城堤倒塌修补之费,一出于生姓宗祠。” ⑿宗祠就是本姓文化共同体的载体,有宗祠便有修缮和维持其运转的经济与文化运作,这也是一种社会管理,可以反映宗族的组织化程度。

嘉靖《南安府志》卷十七《书院》载:

至元大德间,县簿刘彝顺申复台省重修书院,时有吉水住歧人,姓蔡名璧字起渭者,侨寓于此,彝顺见其学行超卓,增中俊秀,选而未任,遂举有司掌学务。而起渭亲构讲堂,崇饰圣像,训迪一方,子弟文风为之复振。延佑初,达鲁花赤杨伯颜察儿复营学田百亩有奇,仍举起渭司教。是时书院将倾,而起渭又裒资购材大加修葺。⒇蔡氏从热心护持书院(社会公共事业)到慷慨赈灾,贯穿着强劲的文化精神,代代相传,于是筑城就有充分的底气。在当时蔡氏筑城确出于一种文化气魄和文化眼光,它的气魄和眼光更是通过筑城得以显现(物化)。客观地说,由于筑城,营前的文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这个边贸集镇增添了丰采和文化魅力,也足以使蔡氏自豪和自雄,所以蔡家城也叫营前城。在蔡氏建好外城就派上了用场。明正德十二年(1517)崇义横水、桶缸爆发谢志顺、蓝天凤畲民起义,其中一支以蓝文昭、雷鸣为首盘居于营前附近的上信地、下信地,南赣巡抚王阳明亲自督战,住军蔡家城,经三载而平定了畲民起义。蔡氏给予王阳明很大的支持。嘉靖三十一年(1552)广东农民李文彪攻掠营前,知县吴镐与生员蔡朝佾、朝瑛等议保障之策,旋敛得族银七千余两重修内城。(21)这样蔡家城就非常壮观了。即使在战乱岁月,蔡氏趁势而上,为圆筑城梦而奋斗。何况城做好了,还得维持,还得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没有文化精神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曾于1997年春在营前采访抄录了龙文光写的《营前蔡氏城记》(标点为笔者所点):

予治犹之初年,因公至村头里,见其山川秀美,山之下坦,其地有城镇之,甚完固。既而寓城中,比屋鳞次,人烟稠密。询其居,则皆蔡姓也,他姓无与焉。为探其所以,有生员蔡祥球等揖予而言曰:“此城乃蔡姓所建也,生族世居村头里,正德间生祖岁贡元宝等因地接郴桂,山深林密,易于藏奸,建议军门行县设立城池。爰纠族得银六千有余,建筑外城。先祖等又敛族得银七千重筑内城,高一丈四尺五寸,女垣二百八十七丈,周围三百四十四丈,自东抵西径一百一十三丈,南北如之。城内悉蔡氏,其城垣损坏城堤倒塌修补之费一出于生姓宗祠。生祖训曰:君子虽贫不鬻器,创建城垣保固宗族,其艰难之巨,祭器之若郎或食不能自存欲售屋土者,亦只可本族授受,敢有外售者以犯祖论,故子孙世守勿失焉。”美哉,蔡氏为子孙计深且远也。然固守中籍于城,守先惟在于志,语云众志成城,盖其志可用也。今观蔡氏后贤,虽罹兵燹而人无散志,城中屋土不敢鬻于外姓,惟祖训是遵循,可谓能继先志者矣。自兹以往聚族而处,居常则友助扶持,觞酒豆肉,而孝敬之风蔼然。遇变则守陴巡侦,心腹干城,而忠义之气勃发,是尔祖建城凿池,非第安而聚之,乃所以教忠而教孝也。且顾其城曰:江南名镇,蔡氏后贤勿替所守也可。天启四年(1624——李注)甲子冬月记。

陈、蔡合建了文峰塔。《营前陈氏重修支谱(世德堂)》.吾乡名营前,里曰村头,陈蔡二姓卜居斯地,自宋末元明迄清数百载矣。前天启间,邑侯龙公以公事求,登临览胜,窃叹东方文峰低陷,爰斜两姓建造宝塔。嗣是,游庠者、登科者相继而起。两姓之祖,仰慕作人之化,聊效甘棠之颂,建祠置田,塑像崇本,以志不忘。其租田一百零伍石,载粮壹石三斗三升,内拨壹拾伍石赠僧香灯之资,余玖拾石……轮次完粮收管。若科甲及恩、拔、副、岁等贡,众议收一年以资路费,僧粮一并包纳,毋得紊序争收,祖训敢不凛遵。今遭逢圣世,加意右文,两姓游庠以及国学者约计数十人。若一个管收一年,久令后起者悬悬观望。公议自今伊始……而四十四年以后进学者,每年轮案挨次,两人合收……

龙飞康熙四十五年丙戍岁仲冬月

学长良德、泰伯同记

让我们回到营前回到蔡家城的故事。据罗勇先生考察(23)——

此时蔡家城也被称营前城,是营前的一个标志,占领了它也就占领了营前。当然蔡家城的财富和景观也是起义者所羡慕或者所仇恨的。蔡家城在明正德年间筑好外城就遭受到了流寇的攻击,蓝天凤、谢志删起义把矛头对准了蔡家城。起义被官府弹压,蔡氏又筑了内城。清顺治二年(1645)“阎王总、叶枝春等据营前”,攻陷蔡家城;六年,又“合桂东流寇张和尚等复据营前”,两次“共杀营前村头里(蔡氏)生员二十四名”。蔡氏宗族遭到了第一次劫难!

康熙十二年(1673),原已降清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耿精忠与尚之信等先后在云南、福建、广东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战乱波及到滇、黔、湘、桂、闽、川、陕、甘、粤、赣等省。甲寅(1674)年,上犹流寓广人余贤、何兴亦乘机作乱,聚众石溪岗,杀掠营前等处。他们“聚众数万围营前城,分围县城,屠杀甚惨。”此次劫难,“营城受残比他处更甚,室庐田园为之一空,谱牒遂以无存”;“予姓遂四散,或迁居县城,或避乱赣州,远者且在楚蜀”。六、七十年后,“营城中人烟稀疏,欲求如往日之比户聚处,岁时伏腊,交相遗问,不可得矣。”蔡氏从此衰落下去。

后来连蔡家城墙基也给挖掉,这是近代和现代的事了。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掠营前,县丞署和把总署同毁。1930年代初年“乱红”即第一次土地革命,为防红军来攻,******营前当局拆城墙建碉堡。1930年代末,王继春在上犹任县长,为改造营前圩,拆城墙筑骑楼砖墩。(24)(这跟王继春在县城拆城墙建上犹中学时间相同。)

蔡家城第一次遭洗劫,“十四世德仪,字人表,郡庠生,顺治辛卯(1651)贼陷城,母被掳至仙人崖投崖而死。公不避艰难,匍匐遍寻山谷,获母尸,殓之。途归复遇寇,疑棺中藏匿赀财,欲截棺启验,公哭泣跪恳,贼怜而释之,扶柩安厝,庐墓三载。”

“三藩之乱”即清甲寅(1674)之乱,蔡氏十四世“德俊,字人杰,康熙庚戌年岁贡……能以机智御寇,迨绝援城陷不屈而死”;“允和,甲寅城陷与史允魁与贼力战,围绕数匝,自刎而殁,招魂附葬”。十五世希禹“顺治乙酉科先贡考,授知县,时寇贼滋扰,公与宗族竭力守御,城陷不屈而死”;希宪“城陷与贼格斗身披数刃而卒。”“希明,配邓氏周氏,夫妇于甲寅城陷被害。”(《起渭公源流考》)

天启年间,上犹知县龙文光到过营前,写下《营前蔡氏城记》,今录其文如下:

予治犹之初年,因公至村头里,见其山川清美,山之下坦,其地有城镇,甚完固。既而寓城中,比室麟次,人稠密。询其居,则皆蔡姓也,他姓无与焉。为探其所以,有生员蔡祥球等揖予而言曰:此城乃生蔡姓所建也。生族世居村头里。正德间,生祖岁贡元宝等因地近郴桂,山深林密,易以藏奸,建议军门行县设立城池。爰纠族得银六千有奇,建筑外城。嘉靖三十一年,粤寇李文彪流劫此地,县主醴泉吴公复与先祖邑庠生朝侑等议保障之策,先祖等又敛族得银七千余,重筑内城。高一丈四尺五寸,垣二百八十.七丈,周围三百四十四丈,自东抵西径一百三十丈,南北如之。其城垣损坏,城堤倒塌,修补之费,一出于生姓宗祠。生祖训曰:君子虽贫不鬻祭器,创建城垣,保固宗族,其艰难讵祭器之若。郎(疑为即误)或贫不能自存,欲售屋土者,只可本族相授受,敢有外售者以犯祖论。故子孙世守勿失焉。予闻甚颔之。……彼夫聚居村落,一遇有警即奔窜离散,而父母兄弟之不保,室庐田产之不能守,岂非捍御之无资以至此?……蔡氏之建城不贻子孙以危而贻子孙以安,不欲其散而欲其聚。……今观蔡氏后贤,虽罹兵燹而人无散志,城中屋地,不敢鬻与外姓,惟祖训是遵,洵可谓能继先志者矣。

据蔡志军老人抄录的民国《蔡氏族谱.起渭公源流考》。

土著对墟基有一定所有权的状况可能持续了很久。据蔡氏族人介绍,直到解放前,每年正月营前开墟,蔡氏族人都要到营前「打墟」, 即到每个摊位拿一点东西,虽然有些人不给,也可能拿不到甚么东西,但族长仍要求大家每年必去, 「做做样子也要去,祖上的规矩不能丢」。

据民国三十八年《蔡氏初届联修族谱》转录乾隆七年营前蔡氏族谱《起渭公源流考》载:蔡氏原居福建莆田,为北宋书法家蔡襄之苗裔。南宋时,有衡道公为宦于江西,遂从福建莆田迁居江西南昌。至南宋末年,衡道公子节烈公授招讨使,从文天祥起兵勤王,遂又徙居吉水住岐下坊。节烈公次子君瑞生子二,曰玺曰璧,“璧公字起渭,以宋季离乱,复自住岐徙上犹之营前。”起渭公遂为营前蔡氏始迁之祖。公生于南宋淳祐十年(1250年),殁于元元统二年(1334年),享年84岁。娶三妻生四子。

起渭公四子中,唯厚梅公传;厚梅公生子五,又唯藻公有三子;三中子又唯长子民彝生六子:伯琮、伯玉、伯、伯琦、伯、伯昂,次子民辅和三子民庸均无子。为使民辅民庸有传,遂将民彝第三子伯过继给民庸,五子伯过继给民辅。这样,从第四世开始,分为三房:长房民彝公,二房民辅公,三房民庸公。三房中长房人丁最盛。二房中六世祖本祥公于明永乐间迁出村头里别立宗祠。本吾公下亦人丁兴盛。三房五世祖伯公初艰于嗣,抚兄伯琮公次子本太为嗣,既乃生子本道公。后本太、本道皆有后,三房丁口亦繁。

蔡氏宋时世代为官,为显族,故迁居营前后,也很快成为地方名绅。《起渭公源流考》载,起渭公迁居营前后,“举乡贡,文行超卓”;元大德间,县簿刘彝顺延聘其为太傅书院山长。! 延祐初,达鲁花赤伯颜察儿拨赡田百余亩,再延起渭公典教,营邑文风遂大振。从二世以降,蔡氏“科名迭出,隶仕籍者代不乏人,至列名胶庠则更不胜计。”至乾隆三十七年,蔡氏裔孙蔡泰均登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御史,[2]最为蔡氏殊荣。

有明一代,蔡氏的发展达到了极盛时期,无论是其政治势力还是经济实力,都堪称大族。以至明洪武间,六世祖本太公富于赀,“捐米一千二百石赈济江南,奉敕旌表”。其孙朝权公又于景泰间捐谷一千五百石赈饥,亦奉敕建坊旌仪。七世祖仲智,好善乐施,出巨资重修本里妙乐寺大佛殿,备极壮丽。[3]

蔡氏之富声名扬于外,而营前又处于地接遂川、崇义及湖南郴州、桂东的偏远山区;加之明中后期,江西、湖南、广东等省交壤区常有饥民作乱,因而,蔡氏不得不考虑如何来保卫本宗族的生命财产问题。于是,明正德年间,九世祖岁贡元宝、元湘、元环等“因(营邑)地接郴桂,山深林密,易以藏奸,建议提督军门行县设立城池。爰纠族得银六千有奇,建筑外城。”[4]城初称蔡家城,因建于太傅营前,后习称营前城。关于营前城的建筑,当地至今还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当时陈蔡两姓都想筑城。但两姓筑城上边不同意。于是陈蔡打官司打到京城,朝廷判:“准寨不准城“,寨———蔡、城———陈谐音,于是传为朝廷“准蔡不准陈”,蔡氏打赢了官司,蔡筑城陈未筑城。传说中的陈蔡两姓都想筑城,这是事实。《陈氏支谱》中的《营前陈氏祠堂记》载曰:“明正德年间,流寇猖獗,欲筑城自卫而不果。”陈氏为何欲筑城而不果?陈蔡是否为此而打过官司?两姓族谱和方志均未有载。询之两姓后人,亦均语焉不详。

透过这则传说和陈蔡都欲筑城的事实,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推论:当时陈蔡宗族势力的发展都处于如日中天的时期,都想扩大地盘,因而在筑城的问题上发生了矛盾。蔡氏势力大,请示官府(军门行县)获准抢占了地盘,陈氏势力居弱,遂欲城不果。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传说?陈蔡后人认为那是新来姓氏为离间陈蔡关系而编造的。本人就此事访及新来姓氏后人时,则被告知:当时陈蔡都想围城,主要是怕客籍人对他们会怎么样,因为此时客籍人已经多了。

但两姓建城上边不同意,他们之间就互相斗角,打官司打到京城。!按说,明正德间广东兴宁、和平等县的客籍姓氏尚未大量迁入营前(仅1户,见前表),所以陈蔡筑城并非防客籍人,而是如县志和族谱上所记载的,为了防郴桂等地的“流寇”(即农民起义)。新来姓氏把它传为“怕客籍人”、“陈蔡之间互相斗角”,可见这一传说是在“客籍人”大量迁入营前,并和陈蔡等本地人发生矛盾以后才流行开来的。自然,这一传说亦编自新来姓氏,陈蔡后人的上述看法是有根据的。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崇义横水、桶岗爆发谢志删、蓝天凤畲民起义。起义队伍中的一支以蓝文昭、雷鸣为首,盘踞于营前西南面数十里的上信地和下信地,南赣巡抚王阳明亲督中军会吉安、南安、赣州三府兵分为十哨进行会剿,经三战而破之,擒斩蓝文昭、雷鸣等,平定了上下信地畲民起义。据蔡志军先生说,这次会剿,王阳明曾驻军于蔡家城,蔡氏亦给予王阳明很大的支持。但遍阅《上犹县志》、《南安府志》和蔡氏族谱,均未发现这样的记载,亦未见蔡氏族人中有参予镇压蓝、谢农民起义的。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广东农民起义李文彪等攻掠营前,知县吴镐又与生员蔡朝佾、朝璜等议保障之策,旋敛族得银七千余两重筑内城。城高一丈四尺五寸,女垣二百八十七,周围三百四十四丈,自东抵西径一百一十三丈,南北如之。真是蔚为壮观,俨然一座大城堡!此时的蔡氏宗族,“同居营前城,庐舍鳞次,烟火千万家;丙夜书声彻闾里”,[5]一派兴旺发达之景象。

蔡氏祖先训诫后世:“君子虽贫,不鬻祭器,创建城垣,保固宗族。??若郎或贫不能自存欲售屋土者,亦只可与本族相授受。敢有外售者,以犯祖论。”[6]然好景不长,清顺治二年(1645年),“阎王总、叶枝春等据营前”,攻陷蔡家城;六年,又“合桂东流寇张和尚等复据营前城”,[7]两次“共杀营前村头里(蔡氏)生员二十四名”。[8]蔡氏宗族遭到了第一次劫难!谱亦有载,如“十四世德仪,字人表,郡庠生。顺治辛卯(1651年)贼陷城,母被掳至仙人崖投崖而死。公不避艰难,匍匐遍寻山谷,获母尸,殓之。归途复遇寇,疑棺中藏匿赀财,欲截棺启验,公哭泣跪恳,贼怜而释之,扶柩安厝,庐墓三载。”如果说这次劫难还使蔡氏得以较快恢复元气的话,那么,二十九年以后的康熙年间的“甲寅之乱”则给蔡氏以致命的打击。

康熙十二年、十三年之交(1673———1674),原已降清的明朝将领吴三桂、耿精忠和尚之信等先后在云南、福建、广东起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战乱波及到滇、黔、湘、闽、川、陕、甘、粤、赣等省。甲寅(1674年),上犹流寓广人余贤、何兴亦乘机作乱,聚众石溪岗,杀掠营前等处。他们“聚众数万围营前城,分围县城,屠杀甚惨。”谱中对这次大劫难亦多有记载。如十四世“德祐,康熙甲寅殁于寇”;“德俊,字人杰,康熙庚戍岁贡,

甲寅之变,能以机智却寇,迨援绝城陷不屈而死”;“允和,甲寅城陷与兄允魅与贼力战,围绕数匝,自刎而殁,招魂附葬。”十五世“希禹,字孟敏,顺治乙酉科选贡考,授知县。时(甲寅)寇贼滋扰,公与宗族竭力守御,城陷不屈而死”;“希宪,字子介,甲寅城陷与贼格斗身披数刃而卒”;“希明,配邓氏周氏,夫妇于甲寅城陷被害。”此次劫难,“营城受残比他处更盛(甚),室庐田园为之一空,谱牒遂以无存”;“予姓遂四散,或迁居县城,或避乱赣州,远者且在楚蜀”。六七十年后,“营城中人烟稀疏,欲求如往日之比户聚处,岁时伏腊,交相遗问,不可得矣。蔡氏从此衰落下去。

乾隆十五年《上犹县志》的记载:“自顺治二年八年暨康熙十三年十五年屠杀营前绅士蔡一璋、陈振生等五十余人,其余尸横遍野不计其数,掳杀子女金帛殁尽,甚至全家无孑遗而宗祀以绝云。”“十七年,虔镇哲率师至犹招抚,粤寇平。盖自甲寅蹂躏三载间,土人庐墓焚掘几遍,屠杀绅士百数十人,掠卖子女不下数千,平民死者尸横遍野,有合族俱歼者,如象牙湾朱氏,浮潮李氏,周屋围周氏,石溪之王氏、杨氏、水头之胡氏、游氏无一存者。”

参考文献:

民国三十八年《蔡氏初届联修族谱·起渭公源流考》

明天启四年上犹县令龙文光〈营前蔡氏城记〉[A]《上犹县志》〈艺文〉[C]光绪十九年

蔡氏初届联修族谱·起渭公源流考

明天启四年上犹县令龙文光#营前蔡氏城记[A]上犹县态·艺文[C]#光绪十九年(1893)  

·上一篇:福建尤溪洋中桂峰蔡氏 ·下一篇:江苏吴县西山蔡氏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稿留言 |  |  |

部   箱:2512630201@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号: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许可,转载必


在线客服

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