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蔡氏文化  发布蔡氏信息

      传递蔡氏情怀  服务蔡氏宗亲


                    

蔡氏新闻 · 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原蔡家村(东胜村)慈善联..  · 东莞蔡屋举行迎春围餐团圆宴  · 江西省永修县滩溪镇滩溪蔡斌公蔡氏宗祠举行圆..  · 湖南蔡锷生平业绩陈列馆开展新春拓印活动  · 福建省柯蔡宗亲总会祭祖、2024年年会暨表彰大..  · 广东湛江蔡氏宗亲总会举行辞旧迎新晚宴  ·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蒙山县蔡氏宗亲会成立  · 福建南安柯蔡氏源流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监事会..  · 广东省增城黄猄冚蔡氏宗祠暨贵台蔡公祠堂重光..  · 《爱我蔡家》歌曲首发仪式在广东惠州举行  
文化天地 更多

典故传说

蔡氏文化

谱牒文化

功德榜 更多

《蔡氏文化网》编辑部

组成人员


编 辑:蔡嘉蓉 蔡崇文

总 编:蔡海峰

手 机:13719670907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天地 > 典故传说 > 内容 

蔡元培:宽厚自立,坚毅爱国

作者:吕文利 巩福正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9/1/2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鹤卿,又字孑民,浙江山阴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为变革近代中国的教育理念、完善中国的教育体制作出了突出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与其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

  蔡元培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的一个商人家庭,其祖父名嘉谟,早年求学苦读,后在当铺担任经理,以公正著称乡里。其父是一家钱庄的经理,名光普,字耀山。《蔡元培自写年谱》中记载,“我父亲平日待友厚,友之借贷者不必有券,但去世后,诸友皆自动来还,说是良心上不能负好人。”蔡元培的父亲经商而不趋利,宽厚好施,乐于助人,可见一斑。蔡元培1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周氏独自抚养3个孩子,对蔡元培幼年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蔡元培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慨叹“我母亲的仁慈而恳切,影响于我们的品性甚大”。当时家境窘迫,周氏谢绝了亲朋好友的帮助与扶持,典卖衣服首饰,勤俭度日,将蔡元培三兄弟拉扯成人,并身体力行地教育他们勤奋独立,不苟取依赖。周氏告诫蔡元培要谨言慎行,“每有事与人谈话,先预想彼将作何语,我宜以何语而用之……以是鲜偾(fèn)事”,与人谈话前多思多想,交流后总结反思,不出妄语伤人,以恪守儒家的中庸之道,这也成为蔡元培日后的处世风格。

  蔡元培是近代女学教育的倡导者,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以构建“互尊人格,互尽义务”的夫妻关系,这些理念在他自己的婚姻中有较为明显的体现。第一任妻子王昭因病去世后,1901年,蔡元培与黄仲玉因画结缘,在杭州结婚。黄仲玉是一位兼具传统美德的新式女性,不缠足,善书画。婚后的黄仲玉以家庭为核心,“孝于亲,睦于弟妹,慈于子女”,悉心照顾蔡元培的起居与饮食。生活中的黄仲玉与蔡元培亦友亦师,常常探讨思想与信仰,蔡元培亦颇受启发。1921年,黄仲玉逝世于北京,蔡元培因公务而身处法国,十分悲痛自责。1923年,经好友介绍,蔡元培与周峻相识并结婚。婚后不久,周峻跟随蔡元培辗转法国、比利时、德国等地游历求学,并进入巴黎美专攻习绘画。据高平叔记载,“在欧洲期间,周(峻)除了钻研美术外,还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协助蔡(元培)进行学术活动。”周峻陪伴蔡元培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夫妻感情和睦,常以诗词相和。1940年3月,蔡元培于香港逝世。不久,日军蹂躏香港,周峻带着3个小儿女返回上海故居,含辛茹苦地将他们抚养成人。

  蔡元培对子女秉承开明的教育理念,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在其为孩子们买的纪念册上,分别题写“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以勉励子女们坚毅勇敢、志存高远。身处民族危亡之际,蔡元培格外注重对孩子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据蔡元培次女蔡睟盎回忆,在父亲去世前一年的儿童节,他仍抱病写了一首《儿童节歌》,教子女与邻家的孩子们一起唱:“好儿童,好儿童,未来世界在掌中。若非今日勤准备,将来落伍憾无穷。好儿童,好儿童,而今国难正重重。后方多尽一份力,前方将士早成功。”朗朗的歌声饱含着蔡元培对祖国的热爱,亦体现其对后辈为国效力的期待。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蔡元培的家风家训哺育着蔡氏儿女,使他们在各自领域均有所建树。(吕文利 巩福正)

·上一篇:台湾“螺丝大王”——蔡氏三兄弟 ·下一篇:蔡氏兄弟的台湾首富史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首页 | 稿留 |责权声明 | 联系网站 赞助网站 功德榜 |

部   箱:cs1046@qq.com

码:91441302MA546BX10P  粤ICP备2020098548号-1

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