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多祝蔡氏家族的情况与连平颜氏颇相类似。多祝蔡氏历代子孙信守“学而优则仕”的祖训,先后建起“养中书室”、“育德山房”、“拜竹山房”、“魁星楼”等家族学堂,礼聘名儒,悉心培植后学。此后族中科甲联第,一人进士及第,另有举人、贡生十多名、国学生、监生、庠生等数十名,如蔡氏第三代的蔡步蟾为乾隆四十八年(1783)拔贡,任府学教授;第五代蔡应嵩,道光二十年(1840)恩科举人,二十七年(1847)以第55名进士及第(与李鸿章、沈葆桢同科),钦命江西分巡,广饶九南兵备道,署吉南赣宁兵备道,为曾国藩重要幕僚,卒赠“光禄寺卿”;其兄应魁,贡生,曾任韶州府训导、琼州府教授等职。蔡应林也属第五代,贡生,内阁中书,在家乡创办拜竹山房育教子弟。
第六代蔡承曾,号桐卿,清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元年(1862)以大挑一等授官即用知县。第七代蔡国鑫,号品三,清光绪末年会试贡生,民国初广东国民政府议员。其子蔡炳德(第八代)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被追认为“抗日英雄”。自清初至民初,多祝蔡屋围可谓文风鼎盛,礼义隆昌,人才辈出。
据介绍:多祝蔡氏先人曾建“文昌阁”于多祝西枝江天后宫右侧,族人蔡承曾(咸丰举人)为撰楹联云:“月殿耸高寒,丹桂瓢香,是处层楼应更上;天梯相接引,青云寻路,有人阆苑快先登”——苦读诗书,更上层楼,科举成名,平步青云,这是作者对族中后辈的殷殷期许,同时也是东江客家子弟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就惠东地区而言,自乾嘉以还,多祝重教兴学的家族除蔡氏之外,还有黄狮村的萧氏、杨氏,增光村的吕氏、李氏等等。
多祝黄狮村旧称皇思扬,有萧、扬、郑诸姓居住,建有龙光、兰芝、关西、仰正等书屋十余所,体现了村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文化的追求。乾隆四十九年(1784)武进士(第33名)萧凤来(1759—1830)即为黄狮村人,而道光二年(1822)的文会元(即会试第一)吕龙光即为增光村人,此外尚有举人、贡生多名。耐人寻味的是,相传萧氏家族为鼓励族中子弟以文会元吕龙光为榜样,特建“龙光书屋”;而吕氏家族为鼓励族中子弟向武进士萧凤来学习,亦建“凤来书屋”。
龙光书屋至今尚存,书屋内廊柱刻有一副长联:“毓成绣虎奇才,虎质斑斓,虎气上腾登虎榜;练就雕龙妙技,龙文璀璨,龙光高射到龙楼。”书屋正对面则矗立一枝巨型石雕毛笔,喻示家族文运的兴隆,充分地体现了客家人传统的人文精神。清道光年间归善县有三名进士即吕龙光、蔡应嵩和李可琳,全部出身于惠东多祝,实在并非偶然。惠东大岭镇谭公村的蔡锦青,也是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
蔡锦青(1813~1876),号芥舟,生于吉隆埔仔东坑村,后随家人迁入大岭谭公村。监生出身,道光同治年间历官江西都昌县知县、吴城镇分防府知府,云南迤东兵备道、云南文武提调官等,布政使衔(从二品官阶),诰封资政大夫。他关心乡梓教育,在家乡兴建“琴鹤轩”学校一所,上下三间两层,两边建有平房七间,供教师住宿,校内有花园,周边建有八个花池。蔡锦青还把两个儿子蔡秉瀚、蔡秉澄送往多祝蔡氏拜竹山房读书,二人先后于同治十二年(1873)和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举。
东江客家文化勃兴于清乾嘉年间,与这一时期客家人口大量迁入惠州各县有直接关系。根据何志成先生最近所作的《清至民国归善博罗两县人口情况》所罗列的数字来看: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归善县丁数为16507人,以每丁5口的比例折算,其人口大约为80020人;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则为175019人,四十余年间竟增加了2倍以上。而约略同期的博罗县人口的增长,则比归善县还要快,约为2.9倍。数字又表明:康熙十一年(1672),惠州总人口13.9万,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发展到137.4万,146年间增长了近10倍。
兹将各县人口增长幅度明列简表以便一览:
康熙11年至嘉庆23年惠州各县人口增幅表
县名:和平、龙川、永安、连平、长宁、河源、归善、博罗、海丰(含陆丰)
倍数:41.54、17.74、16.10、12.94、12.80、9.06、4.44、3.6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