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宗族建设 > 族规家礼 > 内容 |
|
孝道是宗亲文化传承中永恒的核心 |
|
发布时间:2015/2/17 |
|
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而言,以规范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传承下来的祖训家规并不常见。在古代社会,也只有名门望族才会形成自己成文的家规家训。平常百姓家的家风,更多的是在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中流传下来的,这或许是长辈随事论事的教育,也或许是父母的不厌其烦的叮嘱。正是在这平常朴实的话语中,一个家庭的良好家风得以代代相传,潜移默化中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正如电视中所采访的那样,每一个家庭的家风各不相同,无论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样的规范条文,还是“不啃老”、“不怕吃亏”、“要讲真话”等这样的简单朴素话语,都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美好传统的人性之光。
这一切的对家风的阐述,都无不围绕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孝”。可以说,“孝”是中华民族家风传承中亘古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念,“孝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范畴。俗话说,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百姓人家,始终尊崇孝道传承,时至今日,孝道观念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符合中华民族的人性伦理和自然法则,体现着一个家庭时代传承的品质和修养。
《尔雅》说,“善事父母为孝”,即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父母长辈关系是应恪守和遵循的道德规范。敬亲奉养,是中华民族对“孝道”最直接最生动的诠释和实践。对父母长辈的孝,就是我们对自己生命之源的感恩,也是对这人世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可贵的情感的回报,是一个家庭良好家风最直接最本质的体现。从中国传统中“二十四孝”的故事到“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的典故,再到当代对孝老爱亲模范的褒扬传颂,足以见“孝道”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礼记》有云:立爱自亲始。中国传统中,十分注重对孝的教育和传承。人们相信,只有对父母长辈孝敬的人,才可能去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一个不懂得感恩生命、感恩父母的人,怎能奢求其为他人付出、为社会奉献。所以说,无论在任何时期,“孝”都是我们国家、民族、社会最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念,也是每一个家庭真挚永恒的家风传承。
传承“孝道”家风,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个国家坚实的基石,千千万万家庭的家风传承,必然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风气,影响着社会主流道德文化的发展。“孝道”在家庭中的传承,是具体的、微观的,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形成,是抽象的、宏观的,“孝道”家风就是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而鲜活的载体。“孝道”家风,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在家庭的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外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不仅体现在“善事父母”的行为表现,也体现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社会情怀。正如《孟子·尽心上》中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只有爱自己的亲人,才会学会爱他人,为他人付出;只有爱他人,才会爱天地万物,拥有广阔的胸襟和良好的德行。正是家风中对“孝”的世代传承和不断发展,才会为良好的家风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推动着社会风气的和谐发展和不断提升。
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了很多人心底那根温情脉脉的心弦,引起了人们感情上的深度共鸣,触发了人们对孝道的思索。在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孝道”家风也在经受着社会化大潮的冲击消磨。作为晚辈,更多地是在物质层次给予长辈照顾,而忽略了对父母精神的慰藉。父母子女对簿公堂、老人到了扶不扶等挑战人们心理底线的社会事件时有发生,折射出家风传承乃至整个社会所存在的“孝道焦虑”。2013年,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被写入法律,当最高层次的道德需要最低层次的法律条文来约束时,如当头一棒,敲打着我们冷漠的神经。我们几千年来以家庭为基础培育起来的孝道家风,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孝道文化,延续孝道家风,让孝道理念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中,推动家庭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孝是一颗闪耀着人性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千年来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内心,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瑰宝。孝道家风的传承,仿佛就是一棵棵参天大树,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厚重土壤之中,不断成长壮大,汇聚成推动社会风气文明的茂密森林,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精神力量
|
|
|
|
【关闭本页】【返回页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