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社团,也叫姓氏文化社团,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炎黄会)近年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二级社团。早在2015年2月,炎黄会批准成立了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年底又批准成立了何姓文化促进会,还由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主办了第一届中华姓氏高峰论坛。最近几天,炎黄会又调整、充实了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团队,新批准成立了刘、徐、林、邓等姓联合会。这些都说明,炎黄会的工作正在发生变化,炎黄子孙人人都有的姓氏正在引起炎黄会关注。那么,炎黄会为什么要发生这种变化、关注和发展姓氏文化工作?在目前形势下又如何开展并做好这类工作?以下从二级会的角度,就发展姓氏社团的必要性、紧迫性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最后提一些具体建议。
第一,发展姓氏社团的必要性。最简单的说,有两个方面的理由,或者说,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个角度是,从炎黄文化的角度看,姓氏是文化,与炎黄文化密切相关。因为姓氏人人都有,并且天天都在使用,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炎黄子孙之所以被称为炎黄子孙的重要标志。同时,姓氏还是文化,具有文化的多种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是炎黄文化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按照我国的传统观点,姓与姓之间都有共同渊源,每个渊源几乎都能与炎黄二帝联系在一起。传统文献不仅记载炎黄二帝都有名有姓,炎帝姓姜,黄帝姓姬,而且在他们身后又诞生了许多姓氏。仅据《世本》统计,炎帝后代的姓氏有247个,其中黄、高、许、谢、崔、沈、贺、赖、龚、卢、姜、吕等还都是今天常见的大姓。黄帝后代的姓氏更多,几乎占我国姓氏的90%以上,今天常见的大姓如张、王、李、赵、,陈、刘、黄、周、吴、杨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因此,既然炎黄二帝是人人都有的姓氏的始祖,姓氏又是文化,炎黄文化研究会当然有必要发展姓氏社团。同时,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章程》中,明确规定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主要工作是广泛联系和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但炎黄子孙的姓氏在过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至少长期没有成立姓氏二级会。这种从没有到有的变化,也说明炎黄文化研究会也在发展,我们当然也期待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个角度是,从文化传承和文化产业的角度看,姓氏文化越来越影响我们的生活。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在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基于血浓于水的乡国之情,组成各种形式的寻根团队,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大陆寻根谒祖,进而带动了全国各地的寻根问祖、观光旅游热潮,他们寻根时通常是以世代传承下来的姓氏为标记,以祖传的家谱、图片等资料为依据进行。寻根的最初目的地是东南沿海地区,以后又逐渐深入到内地的一些省份。如今,寻根问祖、祭祀先祖、观光旅游、召开联谊大会、举办姓氏文化节、寻根旅游节等几乎成了常态,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有的活动甚至多达数万人。同时,成立寻根服务团体,开办姓氏寻根服务网站,录制姓氏寻根节目,利用新媒体建设微信群、公众号,进行姓氏活动网络直播,开展与姓氏相关的家风或家训、家教宣传,编写出版姓氏研究书籍、进行姓氏专题研究,建设姓氏景点和文化园产业园,等等,也都成为常态,国家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许多内容也都与姓氏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可见,姓氏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姓氏文化活动也不再是单纯的联谊、祭祖、修谱,而且越来越被认为是文化资源。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有3亿多人,日本有1亿多人,我国仅王、李、张、刘、陈5个姓氏的人口就有这两国的人口多,可以想见其背后蕴含多大的资源价值。另外,在近年出现的与姓氏文化相关的寻根活动,大多围绕姓氏祖源地、郡望发祥地、祖籍地、移民集散地等开展,这些祖源地、发祥地、祖籍地、集散地等实际上也都是姓氏文化资源,不少地方很多年以来都在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发利用,不仅提高了地方知名度,而且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姓氏文化产业。这些产业也是国家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发展姓氏社团、参与各地姓氏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也有助于炎黄会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
第二,发展姓氏社团的紧迫性。姓氏社团产生于近代时期的海外华人社会,旨在加强宗亲之间的合作团结,共谋福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被引入国内,先后出现了一些不同级别的综合性或单姓的姓氏文化研究会、姓氏源流研究会、谱牒文化研究会等,但由于我们特殊的环境和原因,国内较少允许注册单独的姓氏社团,而社会上又需要这类的社团开展活动,只好到香港、东南亚,或者美国、加拿大、法国注册,据说有几千个。有时一个姓还注册好几个,或者干脆不注册,自己随意叫,自任会长和秘书长,需要活动时也是会长兼秘书长,或自称创会会长兼秘书长,非常不严肃。为了加以整顿,国家民政部在2016年3-10月份曝光了13批“离岸社团”和“山寨社团”名单,其中至少有13个是与姓氏相关的社团。2016年4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从2017年1月1号实施,所针对的也包括这类的姓氏社团。
在国家大力整顿各类社团的形势下,在境外注册或没有注册的姓氏社团都在迫切争取合法化,寻找合法的一级社团进行挂靠;原来没有社团的姓氏看到其他姓氏的联谊、祭祖、修谱等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也在努力申办自己的姓氏社团。在这种一方有需求、一方有资源的形势下,至少有七、八家“国”字头的一级社团积极发展姓氏社团,作为自己的二级社团,这种做法非常值得炎黄会重视和借鉴。
作为“国”字头、带有“炎黄”2字、最符合炎黄子孙期待、最适合发展姓氏社团的资深社团,炎黄会适应新的形势、加快发展姓氏社团势在必行。要想把发展工作做的更好,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要提高对发展姓氏社团重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姓氏社团不仅仅是一家一姓的,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把姓氏社团发展好了,把社团活动管理好了、引导好了,至少在一个方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发扬光大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为家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出贡献。仅就中华民族凝聚力而言,就是要靠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体现出来的,而通过具体的姓氏社团活动,便以增强自己姓氏的荣誉感、自豪感、向心力、凝聚力。只有提高认识,把握高度,才能在这种高度之下科学化、正规化地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对姓氏社团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打造名实相符的国家级团队,占领姓氏文化研究和联谊的至高点,充分发挥在相关文化产业的研究、规划、设计、论证等环节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日前,新一届的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已经成立,该工作委员会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了新成员,其中既有炎黄会的领导,也有德高望重的前任会长或副会长,还有全国的著名姓氏文化专家、文化产业专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相信,通过该工作委员会各位成员的共同努力,定会有更大的作为。
3、以审慎的态度、扎实的作风稳健发展姓氏社团,做好具体的发展工作,包括:严把入口关;规范姓氏社团名称;完善申报程序;制定灵活多样的发展办法;把发展工作纳入炎黄会工作部署和工作计划,常年接受申请,办理审批、筹备、成立等前置工作,组织、协调、指导姓氏社团重大活动的审批和活动的开展。
总之,形势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炎黄会也应适应新的形势,把姓氏社团的发展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好,真正发挥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引领作用。
(王大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姓氏文化工作委员会执行会长)
(根据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大会上的发言整理,2017年4月13日)
|